您的浏览器太旧了,请更新您的浏览器X
神经
中央颅底是指位于前颅底前界至枕骨大孔前缘之间的颅底区域,是神经外科治疗的难点和重点。近年,内镜经鼻入路以术式简洁、无需脑牵拉、创伤小等特点,越来越多用于中央颅底的手术治疗。本文就内镜颅底区域的解剖学研究,内镜颅底入路的治疗现状和颅底重建加以综述。
1.颅底的内镜解剖
中央颅底分为前中后三部分:前颅底包括额窦至筛后动脉,中颅底主要指蝶窦腔部分,后颅底包括鞍背至颅椎联合的区域。
1.1前颅底
前颅底对应着鼻腔顶部,呈矩形,前界由两额隐窝构成,后方以蝶骨平台为界,两侧以眶壁内面(纸样板)为界。每一部分均由内侧筛板和外侧筛迷路构成,供血动脉主要包括供应筛板硬膜的筛前动脉、筛后动脉,以及供应鼻腔的蝶颚动脉的鼻腔支。
1.2中颅底
中颅底对应着蝶窦侧壁和后壁上一组可识别的突起和压迹。鞍底位于中颅底的中央,蝶筛平台位于鞍底上方,下方是斜坡凹陷;鞍底外侧可见到颈内动脉骨性凸起和视神经。二者之间是颈内动脉-视神经内侧隐窝,这是进入鞍上入路的标志。切开鞍底和鞍结节硬膜,可显露视交叉上区域的结构:视交叉前缘,视交叉池内的视神经内侧部,以及A1、A2段和终板池内的前交通动脉。视交叉下首先见到垂体柄,以及由垂体上动脉及其分支供血的视交叉下表面。
1.3后颅底
后颅底对应着斜坡。根据蝶窦下壁的位置,分为上下两部分,即蝶窦部和鼻咽部。在斜坡蝶窦部外侧可看见颈内动脉结节,切除斜坡上部骨质后,可显露骨膜-硬膜层;打开颈内动脉结节,即可识别与脑膜背支动脉一起走行在斜坡旁颈内动脉内侧的展神经,展神经是这个入路的外侧界限。沿蝶窦下壁向下延伸是鼻咽部斜坡。切除斜坡下1/3,可显露两侧破裂孔(外侧界限)。
切除枕髁前1/3(无需进入枕髁前中1/3结合处的舌下神经管),可继续扩大显露。切除鼻咽部黏膜和寰枕筋膜,可显露头长肌、半棘肌和寰枢椎。切除寰椎前弓,显露枢椎齿状突。
2.内镜经鼻对颅底病变的治疗
2.1内镜经鼻入路的概念
内镜经鼻手术是指将内镜作为术野惟一视觉设备的微创手术,通过鼻腔这一自然腔道进入病变部位。内镜经鼻手术依赖着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,除需要特殊的手术器械与长柄磨钻外,也融入神经导航,同时联合多普勒微探头确定硬膜下结构是否为大血管,为精确切除病变,减少误伤神经、血管等奠定基础。现代技术进步,已明显改善以往内镜景深不足的缺点,三维可视化内镜的出现和应用,纠正内镜下图像的鱼眼效应,为颅底病变的手术治疗带来飞跃式进步。
2.2经蝶经筛板入路扩大
经蝶入路通过显露空间的增大,可方便双手操作。将带有冲洗装置的内镜和吸引器置入右侧鼻孔,操作器械放置在左侧鼻孔。外侧延伸至翼内板,后方电凝鼻中隔后动脉,横断鼻中隔至对侧黏膜,向后方切除约1 cm鼻中隔,扩大蝶窦前方显露,可全景式显露鞍底。经筛板入路前方显露至鸡冠水平,必要时打开额窦后壁,向两侧完全打开蝶筛部骨质。根据病变部位不同,切除封闭在两眶之间的前颅底,通常可创造一个前方至额窦,后方至蝶鞍,两侧至眶内侧板的手术通道。经鼻入路直接接触肿瘤基底,先处理肿瘤周边神经血管,待肿瘤体积缩小后,再处理周边结构。
目前,内镜经筛板技术已成为脑脊液漏修补与蝶筛区病变的常用术式,也可用于处理脑膜脑膨出和前颅底良性肿瘤。
2.3经鞍结节和经蝶骨平台入路
扩大经蝶之后,自鞍结节磨除蝶鞍上方骨质,然后向两侧扩大,直至双侧颈内动脉-视神经内侧隐窝。在切除骨质过程中,可能造成海绵间上窦出血。填塞明胶海绵后,可考虑双极电凝闭塞静脉窦。鞍结节区域的脑膜瘤往往伴有骨质侵犯,与经颅手术方式相比,其优势在于:切除骨质便于肿瘤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,同时也阻断肿瘤供血,为后期切除肿瘤,提供清晰视野。其次是视神经管减压方便,尤其是对侵犯视神经管的肿瘤,有利于视力保留,术中无需牵拉脑组织,尤其对伴脑水肿的病例,可减少进一步损伤脑组织。通过这个入路,不仅可切除鞍结节与蝶骨平台的脑膜瘤,还可轻松进入鞍上切除颅咽管瘤和巨大垂体瘤等。
2.4经海绵窦入路
颈内动脉是经海绵窦入路重要的解剖学标志,根据病变部位,又分为经海绵窦内侧入路,经海绵窦外侧和蝶窦隐窝入路:
2.4.1经海绵窦内侧入路:此入路适用起自鞍区的病变,通过海绵窦内侧壁突向海绵窦,而未伸入海绵窦外侧部。这个入路主要适用于垂体腺瘤。肿瘤被鞍旁C型颈内动脉撑大,沿着这个通道很容易吸除和刮除肿瘤。一旦出现静脉性出血,往往证实肿瘤已全切。
2.4.2经海绵窦外侧入路和蝶窦隐窝入路:此入路适用累及整个海绵窦和鞍区的肿瘤,如垂体瘤以及来自周围区域的的病变(中颅窝、斜坡、翼腭窝脊索瘤和软骨肉瘤)。在鼻中隔和纸样板之间,分离出蝶腭动脉,必要时可闭塞该动脉。切除筛泡、前、后筛房,显微磨钻切除翼内板,从而进入蝶窦外侧隐窝和海绵窦外侧部,形成一个手术通道切除鞍旁病变。使用神经导航和多普勒微探头识别颈内动脉确切位置。肿瘤切除遵循先海绵窦外、后海绵窦内的顺序进行。
2.5经斜坡、颅椎联合和枕骨大孔前方入路
与进入鞍区相比,进入斜坡的通道更直接。切除蝶窦下壁的同时,识别此入路的解剖学标志———翼管神经。根据手术需要,磨除斜坡骨质。在斜坡蝶窦部水平外侧显露,至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骨性隆起。如果病变再往下延伸,可能就需继续向下切除骨质,一直可至C2椎体。张亚卓等认为内镜治疗此区域肿瘤光源充足,术中投照视野相对宽广,颅底肿瘤显露良好,能发现显微手术视野“死角”处的肿瘤,磨钻在内镜视野范围内操作,有利于全切除肿瘤。应用神经内镜切除能够增加肿瘤显露,减小非直视下盲目切除肿瘤的范围。
3.颅底重建
不透水封堵的颅底重建是内镜经鼻颅底手术成功的保证。造成术后脑脊液漏的因素包括:①颅底缺损范围较大。②颅底缺损形态不规则。③缺乏蛛网膜层阻断。早期以肌肉浆、肌筋膜、脂肪和硬脑膜修补片作为修补材料的多层重建技术,效果均不满意。Hadad等将带血管蒂黏膜骨膜瓣应用于颅底重建,是内镜经鼻颅底手术的里程碑,将扩大内镜经鼻入路的脑脊液漏发生率从20%以上降至5%以下,达到传统经颅手术的水平。根据缺损大小和部位,可适当调整骨膜瓣大小,最大可覆盖前额隐窝,下至C2~C3,两侧至纸样板范围,完全满足内镜经鼻颅底重建的需要。
到目前为止,颅底重建基本按照Kelly法的3级原则实施:①硬膜下蛛网膜封闭。②颅底缺陷的骨-硬膜不漏水封闭。③蝶窦填塞。其中最可靠的重建还是带血管蒂的黏膜瓣,因其本身富有弹性,封堵无死腔,能够快速封闭漏口。目前除应用带血管蒂黏膜骨膜瓣外,还可应用中鼻甲黏膜瓣、下鼻甲黏膜瓣等。颅底重建核心在于三个不同层次的重建:即硬膜下重建(内层),硬膜内-外重建(中间层)和硬膜外重建(外层)。
根据这个方法,最有效的步骤就是薄层纤维蛋白胶,把这层胶填充在硬膜下,作为阻隔脑脊液的第一道隔离,同时还可很好封闭术区死腔;接下来应用易于塑形固态或半固态的支撑物封闭骨-硬膜层,如一些合成共聚物。一旦不漏水层完成后,多层硬膜材料就可覆盖,以支撑重建物;同时取黏膜瓣(取自中鼻甲或鼻中隔)覆盖于蝶窦后壁;外周脂肪和纤维蛋白胶填充蝶窦腔,既可减小“死腔”,又可支撑修补材料。
4.结论
内镜经鼻入路,为外科医生带来自下向上观察蝶骨平台、斜坡、颈内动脉和视神经等结构的视角。起自或向这些区域延伸的病变,如颅咽管瘤、鞍结节脑膜瘤、累及海绵窦的巨大垂体腺瘤和上斜坡脊索瘤,均可选用内镜经鼻处理。随着内镜相关技术不断发展,内镜经鼻在颅底外科应用将越来越广泛。
来源: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6年5月第21卷第5期
声明:本网注明来源的内容为转载,转载仅作观点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版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(vdoctor@126.com)。